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第28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根据“关于组织参加全国高校辅导员人工智能专题培训班的通知”文件的要求,于2025年5月8日组织全院组织教师分组开展专题研讨活动。
专题研讨一:人工智能时代高校辅导员的作用发挥
为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于5月28日在B3-210举办了专题研讨活动,参与讨论的有邹鹤峰、李欣、曾子熙、王澜、刘俞辰、孙洁、吴绍虎等七位老师,围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业与职业发展指导、学生事务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三个主题展开讨论,旨在明确辅导员在新时代的职责与使命。
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大数据分析是精准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关键。通过收集学生在校园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的数据,辅导员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倾向与潜在问题,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同时,利用人工智能生成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开展沉浸式教育活动,将极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与实效性。讨论中,大家还提出了建立学生思想动态监测平台、设计个性化教育内容生成系统框架等具体建议,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方向。
在学生学业与职业发展方面大家聚焦于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助力学生发展。讨论指出,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课程选择和学习行为,可为其制定个性化学业规划,并精准推荐学习资源,助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利用人工智能开发更精准的职业兴趣测试工具,结合大数据分析就业市场动态,能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行业趋势和岗位需求信息,帮助其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针对学生自我提升能力的培养,讨论明确了培训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旨在提升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自主学习与职业发展能力。
在学生事务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着重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宿舍管理、奖助学金评定、活动组织等事务管理中的优化方案,以及在心理健康筛查、危机预警和干预中的应用。大家强调,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必须平衡技术应用与学生隐私保护,确保学生信息的安全。通过讨论,初步拟定了学生事务管理优化方案和心理健康教育技术应用指南,为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参考。
此次讨论成果丰硕,就三个主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方案。素质教师会继续参加相关培训,提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建立交流平台,促进经验分享与合作,推动辅导员工作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专题研讨二:如何提升人工智能时代高校辅导员新质思政能力
2025年5月8日上午10点,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组织的一场聚焦于“如何提升人工智能时代高校辅导员新质思政能力”的专题研讨会在B3-210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探讨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如何提升自身思政工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会议伊始,刘漫漫老师简要介绍了会议背景与目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诸多变化,这对辅导员的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次研讨正是为了集思广益,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思政工作新路径。
在研讨过程中,各位素质教师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与经验。宋杨老师指出,人工智能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工具,如借助大数据分析可以更精准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实现个性化的思政教育引导。同时,她也提醒大家要注意防范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信息误导等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工智能技术。
陆平平老师则从自身工作实践出发,分享了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通过智能心理测评系统,能够更高效地筛查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及时给予关注和干预。她还强调了辅导员自身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运用这些技术服务于学生。
谭晓倩老师着重探讨了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加强学生的价值观引领。她认为,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但辅导员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辅导员需要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教育形式,如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主题班会、思政讲座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会议最后,贺子洋老师对本次研讨进行了总结。她肯定了各位老师的观点和建议,并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探索,提升自身新质思政能力,共同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研讨会为高校辅导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大家在思想的碰撞中对提升新质思政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方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各位素质教师能够更好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