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评促建: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召开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评审会议
发布时间:2025年6月12日   图/文:韦兰萍 审核:徐建华   阅读:23

2025 年 6 月 11 日,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2025 级人才培养方案评审会议在B3-210顺利举行。本次会议旨在对 2025 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评审与研讨,以确保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学院的高质量教育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伊始,余阳院长指出,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载体,是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图”和人才培育的“施工指南”。高质量的培养方案需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与产业升级趋势,确保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动态匹配。各专业需要围绕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重点研讨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重构、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专业教学等核心内容,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深度契合。

随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负责人依次汇报了 2025 级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情况。各专业负责人从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进行了重点说明。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汇报人李姗老师指出,国内学校基础理论、专业基础课程与本专业相近,国外部分课程如系统信息逻辑学国内未开设,国内外均重视大数据与移动应用开发方向。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定位升级:在去年基础上,强调终身学习能力,融入人工智能教育理念,掌握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与技术。课程体系改革:今年改革主要在选修课,新增商务智能、区块链技术、自然语言处理等课程,先尝试开设一门看效果。实践体系优化:融入人工智能,开设相关课程,所有课程增设人工智能应用模块,增添AI赛,以提升学生能力。

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系专业汇报人黄验然老师指出,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人才需求集中在采购、计划、生产运营类岗位,川渝地区需求复合型、数字化人才。结合学院IT特色,确定数字化供应链方向,与2024年相同。供应链信息技术系统分析、设计规划及决策能力是培养重点。将低空经济课程从选修调至基础课程,调整仓储与运输学分;调整供应链管理课程名称及学分;将金融经济概论从选修调至专业课程。

电子商务专业汇报人罗阿玲老师指出,在制定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前,调研行业人才需求与其他学校课程,发现23年显示短视频平台数据分析需求增加。因此2025级培养方向与定位为电商管理与技术两类,符合国标,特色为数字化。2025级增加人工智能通识课,管理学变双语课,调整调研与分析课程学期。

财务管理专业汇报人李杨老师指出,依据问卷调研,2025级人才培养培养定位:培养具备现代管理、财务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财务核心能力为基础,融合数字能力。有几个改进的点:(1)思政与模式:强调职业道德,采用topcares一体化培养模式。(2)专业融合:突出数字加财务特色。(3)课证融合:将初级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证书融入课程,调整课程助力考证。(4)课程调整:改大学计算机基础为人工智能通识二,供应链金融方向部分课程调学期,拟探讨插入低空经济概论。(5)智能特色:大一至大二每学期设智能类课程。

人力资源专业汇报人胡秋菊老师指出, 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前期工作:按上届分工完成行业、专业、岗位调研,完善调研报,结合学校要求召开评审会。2025级修改凸显新要求:培养目标凸显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要求,实践教学凸显人工智能与校企合作。课程调整:将大学计算机基础改人工智能通识课,规范课程名,调整课程与毕业要求。活动升级:系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升级为校级,调整素质教育活动。

听完汇报后,评审专家们认真听取了汇报,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审。他们从专业发展趋势、行业需求、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多个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最后,徐建华院长对 2025 级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指出本次会议讨论人才培养方案内涵建设,涉及学时学分、课程组建设、师资课程及专业课程调整等,还提及评审表事宜。学时学分与课程需要考量学时学分配比合理性,调研岗位技能与课程是否对应,避免因人设课。推行课程组建设,以扭转一人授课问题,各系领导应有前瞻性和大局观。增加人工智能课程比例需考虑与专业结合度及授课师资。新经济、概念冲击下,部分专业课程或需调整,应前瞻性规划技术发展路线。

本次评审会议的成功召开,对于进一步优化学院 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院将认真梳理评审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Copyright © 2002-2025 成都东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市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
邮编:611844
蜀ICP备120119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