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1日,市场营销系开展了“快速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材、课堂、科研” 研讨学习会。
主题分享分为两个板块,“快速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材、课堂”和“快速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科研”。
首先,为每一位老师分发二十大报告纸质档,并由章仪副教授对“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工作部署进行回顾。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与课程的有机结合,例如与《消费者行为学》结合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技巧。他指出,高校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阵地,快速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为大学生第一时间解读、传递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解学生思想之渴,高校课程教师责任重大,责无旁贷。在实践中,高校课程教师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把快、准、活结合在一起,既不能等、靠、要,也不能盲目推进,把时效性、准确性、生动性结合在一起,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的,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冒着热气、带着温度,走进课堂,深入学生心里。
然后,章仪老师就“基于大数据领域的进展更新教学内容”进行主题分享,提出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创新教学方法,对与会教师就如何“推进二十大报告进教材和进课堂”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接下来,汪云遥老师对如何“快速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科研”进行心得分享。她通过列举了两次科研经历分别从“行文如何引用?”到“行文如何走向”进行研讨。她针对“行文如何引用”提出了“找相近、慎借鉴”的两个原则,针对“行文如何走向”指出了“多遍数、敏发掘”的两个方案,对在场的科研人员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市场营销系在场的全体教师纷纷投入到此次研讨中来分别对各自在“二十大报告如何进教材、课堂和科研”的学习心得进行了发言。
赵鑫副主任指出,二十大精神中提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出来自编教材时要将二十大精神与教材内容融合外,也要注重选用教材的内容是否符合二十大精神的要求,同时将二十大精神融入到自己所授的专业课程中去。
吕宜航教授表示,科研工作应该遵循科学规律,注重实证和创新。同时,它也应该与党的方针政策相一致,并为国家和人民利益服务。因此,在进行科研工作时,应该积极关注并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如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等。这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培养符合国家需求的人才以及推广研究成果来实现。
杨柠嘉老师认为,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应该把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把发展思想和意识形态贯彻落实在每一堂课,使学生们在课堂中认识和了解到二十大的内涵,使得同学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鼓励学生发挥国家青年的影响力。
霍然老师提到,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找准着力点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一方面,强化精准化融入。另一方面,强化专题化融入。高校教师应通过专题教学,实现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无缝连接”,构建起由点带面的立体融入模式。
本次研讨在热烈的分享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