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同时,在不远的九月,也将迎来成都东软学院2022级的新生,人力资源管理系即将融入新鲜血液。对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我系教师给予最贴切的建议以及最真诚的祝福;对即将到来的大一新生,我系教师将给予大学四年的规划建议以及对我校的简单介绍。在这个满怀期盼以及祝福的季节,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对人力资源管理系老师进行了一次采访,希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明白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的道理。
2022年5月31号上午,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对人力资源专业教师胡秋菊老师进行面对面采访,通过访谈,展现人力资源学科的真谛,为同学们职业生涯规划作出指导。也便于了解我系师资力量,领略名师教学魅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问:胡老师,首先恭喜您,您所带领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群教学团队”被认定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如何带领团队将课程与思政相结合呢?
答: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在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的时候,首先要去考虑的就是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素质?培养什么能力?将其纳入到我们具体的某一门课程里面,选取着重培养的素质,确定了这门课程承担培养的专业素养。此外,挖掘课程里面能承载培养素养的知识点,选取思政元素与之融入。对课程群团队来讲,首先要站在整个专业的角度去进行整体的设计,然后逐步分解到具体的某一门课程里面,多门课程同时发力,最终达到专业培养的目的。
问:一直就听说胡老师是一位治学非常严谨的老师,那也想听听胡老师对我们人力资源管理系的同学们提出一些要求,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未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力资源从业者?
答:首先,就学校专业定位强调打造应用型、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人才,这很符合现在企业对人力资源从业者的一个要求。这就要求除了专业知识和专业的技能以外,学生要有培养职业素养的意识。作为学生来讲,要去树立这样的意识,强化职业素养,把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方向,比如大数据和人力资源相融合。我们可以参加大数据和人力资源管理相融合的比赛,了解相关岗位,根据具体需求,完善自己。之后,我相信我们的专业同学出去以后,会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
问:胡老师,有很多同学对未来发展方向仍感到很迷茫,根据你多年的管理经验,您认为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们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呢?
答:从我自身成长的经历来讲,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有意义的。对我而言,我从助教到讲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比如说要发几篇文章,去对标这个条件以后,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写出来。作为学生来讲,首先就是要确定我适合干什么?我到底喜欢干什么?把这个目标确定好以后,再来进行具体的细化。我怎么样才能够实现这个职业目标,更重要的是,计划后一定要去贯彻实施和执行。如果阶段性的目标没有达到的话,就一定要去复盘,反思没有达到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样去弥补?我相信通过这样有计划的、有目标的方法来实行的话,同学们一定不会迷茫的。
问:胡老师,大学生如何就业一直是个困扰,对于即将毕业、进入职场的大三、大四同学们,您有什么样的择业建议呢?
答:这几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在逐年增加,竞争压力也会比较大,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大环境,增加了就业难度。我给同学们的建议是先就业,再择业。在择业的时候,结合到自己的规划,不要盲目的去择业。同时,大三的学生可以参加校企合作的项目,比如说像思芮定制班,就是做数字化的招聘专才。还有其他的一些校企合作的项目,我觉得在毕业之前,可以去尝试,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在毕业时,就相当于有一年左右工作实战的经验。在就业择业时,就会有很大的优势。
问:胡老师,马上就要高考了,又会有一批高三学子关注咱们人力资源管理系了,您作为咱们系的副主任,您会如何向他们介绍咱们系呢?
答:我常说“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人生可以左右逢源”。我们东软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就是信息化、应用型和数字化。在课程体系中,设计了三个学期,其中的小学期就是综合实训课,重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升专业能力。在专业课程里,也设置实践课程,比如说人员招聘与素质测评、员工培训与开发。同时,学校周边景区众多,环境优美,学生们课余活动丰富。那我也想期待我们的高三学子,在今年九月份的时候,我们能够相聚在青城山脚下的成都东软学院。
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胡秋菊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积极承担着时代给予这个专业的责任,传道授业解惑的重担,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最后,再次感谢胡秋菊老师接受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采访。